以民國奇女子褚韶華經(jīng)歷苦難與挫折,勵志創(chuàng)業(yè),成就其商業(yè)帝國的《灼灼韶華》正在央視與優(yōu)酷熱播。這部“真·大女主事業(yè)型爽劇”故事背景開始于1916年,褚韶華因救兄長被迫嫁入藥材大戶陳家,開始了她坎坷的人生旅程。女主的各種服飾清麗大方,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,記者采訪服飾史學家、江蘇開放大學藝術(shù)學院特聘教授黃強,請他解析劇中時尚。
馬褂與長衫時尚流行款
黃強介紹說,故事開始是北洋軍閥時代,服飾還保留著清末遺風,男子著馬褂與長衫,女子著對襟衫、襖裙與小馬甲。女主褚韶華出場的襖裙,陳大順相親時的豎條紋長衫,陳父的對襟中裝,瓜皮帽,都是那個時代服裝的流行款式。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進入民國,清代官服沒有了,但是其他服飾還沿襲清代,如馬褂、長衫、馬甲、襖裙。馬褂在清朝本為營兵所服,其短袖者本類與行褂,康熙年間還只是富貴人家所穿,因其穿戴方便,受到人們的喜愛,后來的不論男女都喜愛穿著,這就成了一般的便服。長衣袍衫之外,一般上身都加穿一件馬褂,馬褂比較外褂短,長僅及臍。馬褂有長袖、短袖、寬袖、窄袖之分,式樣則有對襟、大襟、琵琶襟等款式,袖口是平的,不作馬蹄式。馬褂衣襟以紐扣系之,代替了漢族習慣用的綢帶。
馬褂有三種:對襟大袖,又稱方馬褂,穿在身上,方方正正。大襟馬褂,左襟掩其右襟。窄袖對襟,又稱得勝褂。方馬褂是禮服,服色用黑色。其他馬褂服色隨便,并無限制。
民國受西風東漸影響,服飾西裝傾向明顯,一是出現(xiàn)西裝,二是西式服飾配件、裝飾與裁剪法盛行,但是在老百姓中仍然是中式服裝的天下。民國時期的長袍馬褂,款式與前清有所不同,馬褂對襟窄袖,下長至腹,前襟釘5粒鈕扣,一般以黑色絲麻棉毛織品為之。長衫一般是大襟右衽,長至踝上兩寸,在左右兩側(cè)的下擺處開有一尺左右的小衩,袖長與馬褂齊平,一般用藍色。用做便服的馬褂、長衫,顏色可以不拘。在春秋兩季,人們還喜歡穿馬甲,在長衫外罩一件馬甲,以此代替馬褂。張愛玲《更衣記》對這時期的中裝這樣評價:“中裝也長年地在灰色、咖啡色、深青里面打滾,質(zhì)地與圖案也極單調(diào)。”
長袍、馬褂,頭戴瓜皮小帽或羅松帽,下身穿中式褲子,登布鞋或棉靴,成為民初至20年代的男子服飾標配。
女性推崇馬甲、襖裙與馬面裙
民初風氣開化,上衣下裙和上衣下褲成為女子的時興裝束,褲裝大受女性青睞,褲裝外穿不分階層,大家閨秀也樂意穿褲裝,以便自己行動輕便,合乎潮流。1912年左右,流行女短上衣的著裝,裙、褲傾向于用牡丹、海棠、梅、蘭、菊的大花紋布料。張愛玲《更衣記》說:女子衣服“領(lǐng)口挖成圓形、方形、雞心形、金剛鉆形。白色絲質(zhì)圍巾四季都能用。白絲襪腳跟上的黑繡花,象蟲的行列,蠕蠕爬到腿肚子上?!?/p>
在相對偏僻,遠離大城市的地區(qū),女性服飾還保留著清代的風格,貴族女子著有滾邊,刺繡的大袖衫、襖裙?!蹲谱粕厝A》中陳家老太的服飾爬滿繡紋,儼然是張愛玲筆下老祖母的衣裳?!耙\子有三鑲?cè)凉L、五鑲五滾、七鑲七滾之別,鑲滾之外,下擺與大襟上還閃爍著水鉆盤的梅花、菊花。袖上另釘著名喚‘闌干’的絲質(zhì)花邊,寬約七寸,挖空鏤出福壽字樣?!笨刀ぴ诒本┡R芳樓的著裝也是裝飾華麗的清代風格的襖裙。
劇中褚韶華出場也著襖裙。襖是短上衣,又稱襖子。長度介于袍襦之間,大襟、窄袖??蓡未?,可夾棉絮,成為棉襖子。晚清時期,襖子出現(xiàn)一種長襖,其長蓋膝。到了民國,長度又恢復到胯部以上位置。
在服飾之外,再套一件馬甲是當時的流行穿法。馬甲也稱背心,穿內(nèi)多稱呼背心,穿外則稱馬甲。馬甲也與服裝一樣,面料有單,有棉,有皮的。夏天穿單,多以麻織物的夏布為之,稱之為夏馬甲。馬甲男女款都有,有對襟、大襟形制。男子馬甲套在馬褂外,女子馬甲套在襖子外。劇中褚韶華嫂子外穿馬甲的造型比較多。
襖裙的裙有多種,月華裙、百裥裙、馬面裙等。裙身有褶裥的,稱為百裥裙。在前后中間褶裥中有紋繡的,即馬面裙。《灼灼韶華》劇中褚韶華、宋萍婚后拜見公婆,穿的就是馬面裙。
因為已經(jīng)進入了民國,少了服飾“別等級,辨貴賤”的限制,人們在服飾的穿著上自由度增加了,穿著打扮比較隨意,女子即可以上穿襖,下穿裙,也上著襖下穿褲。經(jīng)濟條件好的,面料可以是綾羅綢緞,生活艱難的就粗布。褚韶華在陳家做大少奶奶,與到上海紗廠打工,同為襖裙(褲),面料服飾則大不相同。
傳統(tǒng)婚服仍為主流
從新人的服飾方面講,如果是官宦人家,新郎穿官服,新娘著配套的禮服;普通人家新郎穿長馬褂、戴瓜皮帽。一般來說新娘要戴鳳冠、披霞帔,穿大紅的服裝。必須指出的新娘的鳳冠、霞帔并不是官服制度中的真實鳳冠、霞帔,而是民間仿制的專門用于婚慶禮儀的服飾。
西風東漸,婚禮中出現(xiàn)西洋元素,歐美白紗禮服也被引進,結(jié)婚慶典在知識階層開始西化,新郎穿西化的西裝,新娘也穿上了象征純潔的白色婚紗。但是在小城市、城鎮(zhèn),乃至傳統(tǒng)文化背景影響的家庭,仍然是傳統(tǒng)婚禮。陳家二位公子同時成婚,沿襲的舊時中國傳統(tǒng)婚典。
披霞帔,戴鳳冠,上花轎是傳統(tǒng)婚俗,紅色是婚嫁中主要的色彩,無論是新娘服飾,還是花轎,以及新娘蓋頭,都要紅色,要的就是喜慶氣氛,吉祥色彩。陳大順與褚韶華,陳二順與宋萍的婚禮如此。
劇中結(jié)婚時褚韶華戴的是珠翠鳳冠,宋萍戴垂珠金冠,并非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鳳冠,而是加入了創(chuàng)意設計的冠式。民間婚禮的鳳冠就是借名,并無統(tǒng)一樣式,可以是真金白銀的金冠,珠寶翡翠的珠翠冠,也可以是黃板紙的紙冠,根據(jù)家庭經(jīng)濟條件來制作。
婚服則是男方深色長袍,外罩紅色馬褂。褚韶華穿紅色襖褂與百裥裙,宋萍著彩繡大襖。到了第二天拜見公婆,兩位兒媳換成襖與馬面裙。
上海大都市中西服飾并存
在祁州、北京搞事業(yè),褚韶華的服飾以襖裙為主,到上海后則是以旗袍為主。日常著裝,方格條紋的布質(zhì)中袖旗袍,儉樸大方;參加舞會時穿的白底小碎花絲綢旗袍,素雅高潔;到小學看望程輝時與居室所陰丹士林旗袍,端正大方。陰丹士林是一種面料,耐洗、耐曬、不掉色。與傳統(tǒng)的土布相比,陰丹士林布顏色鮮艷,種類繁多,與純洋布比,它又具備了樸素典雅的民族性,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。
康二妞在電影廠做演員時的大花圖案藍色旗袍,這種色彩鮮艷的圖案面料,在當時還無法印染,屬于創(chuàng)意圖案。
西洋皮靴是上海摩登女郎穿流行旗袍,燙發(fā)與西洋皮鞋是標配。最流行的則是高跟鞋,時間在1924年后。
女裝以旗袍為主,劇中男裝則是西化服飾較多,新潮、流行。鴨舌帽或白色帆布闊邊帽,與西裝都是外來服飾。
揚子晚報/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
標簽: 最新資訊
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XXX(非現(xiàn)代青年網(wǎng))提供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。
原標題:文化交流讓兩岸同胞心更近、情更濃(主題)——訪閩臺歷史文化
2023-09-12 09:56
原標題:暑期檔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(diào)查出爐(引題)?6部影片滿意度超8
2023-09-12 09:57
原標題:河北發(fā)現(xiàn)完整“熱河生物群”恐龍化石人民日報石家莊9月11日電
2023-09-12 09:59
原標題:2023國際青年設計師邀請賽周五開賽(引題)?居庸關(guān)長城“跨界
2023-09-12 09:55
原標題:“福運武清”鄉(xiāng)村振興主題文學創(chuàng)作采風活動舉行(引題)?市作
2023-09-12 09:57
原標題:當“非遺藤編”走向世界工人日報-中工網(wǎng)記者徐福平陳子蘊一樓
2023-09-09 14:57
原標題:工業(yè)題材電影創(chuàng)作研討會在京舉辦工人日報-中工網(wǎng)記者陳俊宇9月
2023-09-09 15:07
原標題:2024中國國際時裝周時裝大秀綻放女性力量中新網(wǎng)北京9月8日電(
2023-09-09 14:54
原標題:《別董大》原來是高適的“蹭飯”詩“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吹雁
2023-09-09 15:01
原標題:周杰倫天津演唱會發(fā)生意外?經(jīng)紀公司凌晨回應9月8日晚,周杰倫
2023-09-09 15:02
原標題:“灣仔之狼”馬家輝:要讀書,就要讀經(jīng)典讀書有多好,不必再多
2023-09-09 08:06
原標題:反套路、反類型《云之羽》打造新江湖武俠劇中新網(wǎng)9月8日電?由
2023-09-09 08:02
原標題:第4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(jié)啟幕多部華語影片亮相中新社多倫多9月7
2023-09-09 08:05
原標題:聚焦青年作家創(chuàng)作“新文化與新時代青年寫作”主題論壇舉辦中新
2023-09-08 15:03
原標題:大作云集第十屆烏鎮(zhèn)戲劇節(jié)將于10月啟幕中新網(wǎng)北京9月7日電(記
2023-09-08 15:06
原標題:第十屆烏鎮(zhèn)戲劇節(jié)將啟匯集11個國家與地區(qū)劇目中新網(wǎng)嘉興9月7日
2023-09-08 15:00
原標題:浙江湖州推出文旅亞運主題線路助力文旅產(chǎn)業(yè)9月6日,游客在游覽
2023-09-08 14:58
原標題:帕米爾高原上的歌舞情緣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(以下簡稱
2023-09-08 15:04
原標題:張藝謀新片《堅如磐石》舉行發(fā)布會北京日報記者袁云兒張藝謀首
2023-09-08 10:56
原標題:《相約敦煌》文藝晚會上演9月6日,演員在《相約敦煌》文藝晚會
2023-09-08 11:02
原標題:喀什英吉沙:傳承民族特色體驗非遺魅力9月5日,手工藝人在英吉
2023-09-08 10:56
原標題:“名家讀經(jīng)典”系列首期:阿來解讀《瓦爾登湖》中新網(wǎng)北京9月7
2023-09-08 10:56
原標題:《封神三部曲》用“東方敘事”助力在國際銀屏上講好“中國故事
2023-09-08 10:56
原標題:樊錦詩等,獲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獎賈釗程楠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促進
2023-09-08 10:06
原標題:一條古道串起顆顆文化“明珠”(引題)石景山區(qū)打造京西“活態(tài)
2023-09-08 10:02